【不上架正版包邮】断舍离心灵减负篇依赖他人?执着过去?逃避现实?担忧未来?如若不给心留出更多空 人生哲学 畅销书籍.
- 产品名称:断舍离心灵减负篇
- 书名:断舍离心灵减负篇
- 是否是套装:否
- 书名:断舍离心灵减负篇
- 出版社名称:中国友谊出版社
- 定价:29.80元
-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 作者:无
- 译者:孙律
- 开本:32开

基本信息
书名: | 断舍离@心灵减负篇 (依赖他人?执着过去?逃避现实?担忧未来?如若不给心留出更多空间,我们怎能接纳未来?山 |
作者: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 2015-(咨询特价) |
版次: | 1 |
ISBN: | (咨询特价) |
市场价: | 29.8 |

媒体评论
“‘断舍离’具有普遍性。无论何人,无论何时,均可使用本方法。筛选和舍弃物品会给生活方式带来积极影响,人由此变得轻松自在。”
——山下英子
原本是整理术的“断舍离”,其实更是心灵的充能剂!“倘若只是单纯的整理术,‘断舍离’不会如此广为人知吧?身为一名医生,我从亲身实践中意识到,断舍离对治疗抑郁症具有神奇的功效。”
——中村究
想幸福,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具体有三步: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内心,割舍既有;离,松开“多久是好”的念头。
——张德芬
不到两个小时就可以翻看完,却足以改变你人生。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用不断的获取、占有来获得某种安全感和满足感,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垃圾,那些我们并不需要的衣服,本应该扔掉的食物,还有情感生活中那些伤害,那些该断掉的,该舍弃,就让它离开吧!
——杨澜
◎ 依赖他人?执着过去?逃避现实?担忧未来?如若不给心留出更多空间,我们怎能接纳未来?断舍离概念创始人山下英子开年大作再度引发轰动,联手亚洲**心理医师中村究案例分析,用“断舍离”为心灵减负,邂逅全新的自己!
◎ 本书为以下人群量身定做——
逃避现实的拖延症群体;
执着过去的创伤性群体;
依赖他人的依赖症群体;
担忧未来的抑郁症群体;
◎“断”是一种勇敢。它让你丢掉懦弱、胆小的自己,成为一个敢于面对自我的勇士;“舍”是一种决断。它让你戒掉依赖他人、习惯拖延的坏习惯,成就清爽高效的人生;“离”是一种温柔。它让你与过去一两断后,更加珍惜这个世界被你留下的人与物。

目录
开篇对话“断舍离” 34
放下执念,给心灵一次扫除 34
不求拥有什么,只问需要什么 36
打磨自己,为心灵减负 38
别费心空想,先认清现实 40
不必在意结果,只求走入内心 42
█ Part 1 扔掉看得见的东西,改变看不见的世界
难舍物品=心理依赖 48
什么是依赖症? 51
“抑郁”“依赖”与“断舍离” 53
█ Part 2 为心灵做减法,*简单的生活之道
心灵加减法 58
案例:洋子女士(化名) 50多岁女性 全职太太 64
告诉自己一切都很美好,压力没有那么大 68
█ Part 3 走出心之牢笼,世界也会对你温柔以待
为什么你总是容易受伤? 7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 78
抑郁症对照表 81
断舍离针对的抑郁症分类 82
抑郁症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83
单极性抑郁症 84
抑郁症的各类病例 单极性抑郁症步美女士(化名),
50多岁女性,全职太太 86
双极性情绪障碍 92
抑郁症的各类病例 双极性情绪障碍瞳女士(化名),
40多岁女性,公司主管 94
神经症性抑郁症 101
抑郁症的各类病例 神经症性抑郁症直树先生(化名),
30多岁男性,个体经营 103
新型抑郁症 108
容易导致抑郁症的类型 110
生病导致抑郁的情形 113
抑郁症常见于女性,医疗关怀因人而异 115
物的现状 119
通过体型看性格 122
█ Part 4 断舍离心灵启示录
断舍离的日常练习 126
用断舍离转变思维 130
纠结是认清自我的好时候 135
尊重自己,珍视物品 143
重新审视人际关系 147
█ 尾声 当断舍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名为世俗眼光的精灵 152
发现自身的宝藏 155

在线试读
开篇对话“断舍离”
咨询顾问 山下英子 、 中村究
○放下执念,给心灵一次扫除
山下:在对断舍离感兴趣的群体之中,不少人抱有家中杂乱、想扔却又难舍的烦恼。然而,只要舍弃物品,便可与寄托其中的思绪划清界限。因此,扔掉物品也是放下对物品的执着。
中村:*初听到“断舍离”三字时,感觉很特别,也有些好奇……我自身不善于整理,便想了解一下它到底是怎样的方法。
山下:原来如此。那么,中村医生是从何得知“断舍离”的呢?
中村:其实,这多亏了妻子。她虽然是内科医生,但有心学习认知行为疗法,于是参加了心理治疗学家川畑信子女士的讲座。妻子对“断舍离”原本也是一无所知,还是从川畑医生那里听来的。
山下:原来是身为内科医生的尊夫人*先产生兴趣的呀。那么,身为精神科医生,中村先生又是怎么看待断舍离的呢?
中村:深感兴趣。把精神治疗中难以说清道明的部分落实到日常生活,堪称简单易懂的行为疗法。
山下:在医学界,有些方法难以言传,医生的治疗也因人而异。据说,即便开了方子,不愿服药的患者也是大有人在……
中村:确实如此。我开设了一家私人诊所,致力于消除精神疗法的障碍、营造便于患者治疗的环境。抑郁症轻重有别,基于病症及环境的疗法和用时也各不相同。压力不断累积,烦恼和不安令人难以入眠,患者为此深感抑郁。即便医生不厌其烦地用深奥的医学术语加以说明,还是很难和患者建立起信赖关系。
山下:在偶然的机会下,我得知有位抑郁症患者实施断舍离,并且病情有所缓和。虽然断舍离本身并非医疗行为,但可以改变对物品的看法,给生活带来积极意义。或许,它对治疗也能产生影响吧。
中村:没错。我认为,“舍”的行为对抑郁症患者尤为有效。
○不求拥有什么,只问需要什么
山下:中村先生可曾把断舍离付诸实践?
中村:是的。在得知断舍离之前,家中的厕纸已经堆积如山,都是购物或用餐等场合下无意识买的。担心不够用,就怕一个都不剩会有麻烦,于是在柜子里堆成小山。不过,自从了解断舍离后,我不再乱买厕纸了。事实上,我已经一年半没买,而且没有任何问题(笑)。
山下:这样啊(笑)。断舍离把囤积物品的人分为三类,首先是逃避现实型。由于在外忙碌,居家时间少得可怜,家中越来越乱,自己越来越不想回家,不少人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其次是纠结过去型,眷恋过去的幸福时光,沉醉于曾经的辉煌,因此对寄托这类思绪的物品恋恋难舍。中村先生对应的是*后一类——未来不安型。这类人倾向于大量买入厕纸等“有朝一日有用”的日常用品,特征表现为强迫意识先入为主,担心未来物品不足,只能靠买东西来压抑不安。
中村:下意识购买物品,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实施断舍离,我可以自主发现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习惯以及多余的物品。基于这样的亲身经历,加之身为精神科医生,我也会向感兴趣的患者推荐这个方法。
山下: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购物被视为成功的标志,为此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地买入电视机、洗衣机、汽车等。那个年代确实美好,如今却是物质过剩的时代。与其关心持有哪些物品,我们更应关注自己眼下究*需要什么。既然难以舍弃,派不上用处的物品便会占着空间,虽然家中储藏丰富,心情却渐渐变得沉闷。
中村:确实,没用的东西留着毫无必要。当今时代,留出足够使用的量就行了吧。
○打磨自己,为心灵减负
中村:我的心理治疗内科(精神科)诊所于六年前成立。所内从开业之初便摆上介绍断舍离的书籍,以便感兴趣的人借阅。获悉断舍离的倡导者是您之后,我也参加过您的讲座。我曾希望山下女士在宫崎也能举办一次讲座,所幸三年前终于如愿以偿。
山下:对

内容介绍
依赖他人?执着过去?逃避现实?担忧未来?
如若不给心留出更多空间,我们怎能接纳未来?山下英子《断舍离》篇,独创心灵加减法。让你为心灵减负,活出全新自我。
(咨询特价)年,一种新型的整理观念——断舍离正在悄悄改变全亚洲人的生活;今天,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告诉你,断舍离不仅仅是一种整理术,更是一个心智历练的过程,是一种做减法的修行。
本书列举了大量案例,突出介绍了四种急需断舍离疗法的群体:逃避现实型的拖延症群体,执着过去型的依赖症群体以及担忧未来型的抑郁症群体。山下英子携手**心理医师中村究,开设心灵断舍离讲座,引导人们转换思考模式,把焦点放在成功完成的事情上,改用加分法生活,一点一点地累积判断力、自信心,不断进行自我肯定,并从中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
在这本书里,山下英子让我们学会了用断舍离给我们的心灵减负,更提出了针对依赖与抑郁症的心灵加减法,让我们在断舍离的实践中认清自我,寻找更深层的自我认知和理解,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简单自在呢。*终达到: 不为他人的想法左右,认清自己内心的想法,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